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孩子注意力不足過動?可能是吃錯!

原來飲食和小朋友能不能專注有關!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最新一份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症狀與體內的必需脂肪酸(EFA、omega-3脂肪酸)的不足有關。醫師發現ADHD患者在營養攝取上高油高糖、少魚類、蔬果,明顯不飽合脂肪酸的攝取較正常兒童少。請聽記者何珮玲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12歲以下兒童有7.5%罹患ADHD,孩子普遍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無法專心的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智科醫師張倍禎也以自己的病患小方(化名)為例,她指出,小方從小就是一位容易粗心和愛講話的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常常起來丟垃圾和上廁所,並影響到其他同學上課。她利用一年時間比較21位過動症兒童患者以及21位正常兒童的飲食習慣,訝然發現過動症兒童必需脂肪酸缺乏程度較對照組更高。

她建議,家長除了應該帶小孩請教醫師,飲食多補充魚、花椰菜、堅果類和魚油等富含omega-3食物;日常生活上,應該減少外食、增加家人共同進餐次數;把兒童的過動引動至打球、騎腳踏車等正常運動,讓他有消耗處;課業上可以分成段落完成,逐漸培養其注意力,並限制長時間使用3C產品,以增加人際互動;睡眠上應該睡足8小時,且即使已進入國中,都應該持續進行改善。
http://www.fm1007lucky.com/tw/sound/show2.aspx?num=603&kind=6

家有過動兒 藥癒高達80%

2017-07-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方(化名)從小就是個容易粗心和愛講話的孩子。爸媽覺得他的功課不差,繪畫也很有天分,不知何故就是坐不住,上課時老是動來動去,也頻頻跑去倒丟垃圾、上廁所,嚴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老師曾對小方父母提道,如果小方上課可以更專心,考試成績一定會更優異。
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治療趁早可改善
近年,國際間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研究也開始著重於營養醫學的領域。在步調飛快的現代社會,我們往往忽略飲食與運動對身心的影響。最近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的治療與機轉上有前瞻性的突破。
小方是個典型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由於低年級時,無論是課業還是行為表現都不錯,因此老師或家長從不引以為意,也沒想過要帶小方就診。卻不知,這類的孩子往往在中高年級時開始發生適應上的困難,因為所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艱深,所需的專注力相對增加。通常注意力不足的過動症孩子對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的成效約有60-80%。
必須脂肪酸不足 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張倍禎醫師與MBI-Lab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ADHD的症狀與體內的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 EFA) :如omega-3脂肪酸(n-3) 的不足有關。
總而言之,人體內的EFA(如n-3)缺乏與ADHD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具有正向相關,而在與衝動控制有關的認知功能表現上則具負向相關。也就是說孩童體內的必需脂肪酸(如n-3)缺乏越嚴重,其衝動控制的能力更不好。儘管n-3 在大腦中認知功能的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但發炎假說仍是目前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研究兩發現 解釋為何家有過動兒
這項研究結果於2016年底刊登在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獲得國際學術界的矚目,接連受到關注與報導,包括英國藥理學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 (BAP) 以及NutraIngredients-Asia.com (NUTRA)等,國外媒體的重視,突顯台灣本土研究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共邀請了ADHD兒童與非ADHD兒童,並評估其ADHD症狀、EFA缺乏之嚴重程度與其延遲反應時間(衝動控制的認知功能表現)。研究結果發現:
1.儘管n-3攝入量無差異,ADHD組EFA缺乏程度較非ADHD組更高。
2.孩童ADHD症狀與其EFA缺乏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張醫師與其研究團隊提出代謝差異以解釋為什麼ADHD症狀與EFA(如n-3)缺乏呈正相關,ADHD的兒童可能具有比非ADHD兒童更高的n-3代謝率或較低效率的n-3代謝途徑,導致EFA(如n-3)缺乏症狀表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3787/

孩童注意力不集中 專家:多吃蔬果、魚類

2017/06/28 17:52:00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倍禎與MBI-Lab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症狀與體內的必需脂肪酸 (EFA),如omega-3脂肪酸,n-3的不足有關。建議過動兒平日可多補充魚類、蔬果、堅果類等富含omega-3的食物。
張倍禎說,該項研究共邀請了ADHD兒童與非ADHD兒童,並評估其ADHD症狀、EFA缺乏的嚴重程度與其延遲反應時間(衝動控制的認知功能表現)。研究結果發現,儘管n-3攝入量無差異,ADHD組EFA缺乏程度較非ADHD組更高;孩童ADHD症狀與其EFA缺乏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且孩童EFA(如n-3)缺乏的越嚴重,其衝動控制的能力更不好。儘管n-3 在大腦中認知功能的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但發炎假說仍是目前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小方(化名)從小就是一位容易粗心和愛講話的孩子。爸媽覺得小方的功課不差,在繪畫方面也很有天分,但就是在課堂上坐不住,常常起來丟垃圾和上廁所,並影響到其他同學上課。小方很喜歡交朋友,但常常在遊戲中跟同學起衝突,或因為功課忘記交被老師處罰不能下課而喪失與同學玩耍的機會。
張倍禎說,小方是一位典型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但由於在低年級時,他在課業上和行為上的表現還不錯,因此,老師或家長或許不以為意,並不會帶小方就診。但這類的孩子往往在中高年級時開始有學校適應上的困難,因為必須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深,所需的專注力也相對的增加。
ADHD孩童對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的成效約有60至80%;近年來,國際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研究也開始著重於營養醫學的領域。這項研究結果於2016年底刊登在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獲得國際學術界的矚目,接連受到關注與報導,包括英國藥理學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BAP)以及NutraIngredients-Asia.com(NUTRA)等,國外媒體的重視突顯了台灣本土研究在國際上的重要性。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67259

上課坐不住 多攝取魚類、堅果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 2017/06/29 10:40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班上老是有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說話、走來走去擾亂秩序?可能與缺乏這些飲食有關!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普遍缺乏omega-3的補充,只要從飲食上下手,多多攝取魚類、堅果等,就能幫助改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對藥物的反應好 治療成效約有 60~80%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倍禎表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往往在中高年級時開始有學校適應上的困難,因為必須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深,所需的專注力也相對的增加。

ADHD症狀與體內必需脂肪酸不足有關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張倍禎醫師與MBI-Lab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ADHD的症狀與體內的必需脂肪酸 ( EFA) (如omega-3脂肪酸,n-3) 的不足有關。

此項研究共邀請了2組兒童,評估其症狀、EFA缺乏的嚴重程度與其延遲反應時間的表現。研究結果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體內脂肪酸(EFA)越缺乏。孩童EFA(如n-3)缺乏的越嚴重,其衝動控制的能力越差。

減少外食機會 飲食均衡攝取

飲食中過多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酸已被證實會促進發炎反應。張倍禎醫師表示,家長應留意孩子飲食習慣,減少孩子外食機會,均衡攝取新鮮蔬果、魚類及堅果。家有過動兒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目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治療的成效約有 60~80%,加上日常飲食調整,就能持續改善症狀。

資料來源:uho優活健康網http://times.hinet.net/news/20270730

父母陪伴少品質差 孩子心理健康亮紅燈


2017/07/17 10:28
分析台灣兒童精神狀況,專家表示,現代社會多元、高壓,孩子成長可能無所適從,加上家長陪伴時間少、溝通技巧差,都可能讓孩子心理生病。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進行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台灣近1/3兒童有精神疾患需要專業評估與協助;且有自殺意念6個月盛行率為3.1%,意即每10萬名孩童就有3100名曾想自殺。

研究也發現,學童來自都市化程度高、但低平均收入家庭,比較容易出現自殺意念和自殺計畫,甚至憂鬱症也比較常見。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受訪時表示,青少年是成長關鍵時期,從兒童轉向大人,面對世界的衝擊,內心可能有很多矛盾,加上荷爾蒙分泌改變,情緒容易不穩定。尤其孩子成長需要穩定環境,但社會變動很大,加上家長忙碌,能給孩子的支持力量減弱。

高淑芬則表示,在大都市生活、但家裡經濟狀況較差的孩子,更容易有憂鬱症、或出現想死念頭,因他們的相對剝奪感更重,家長可能為了賺錢,疏忽陪伴孩子,對比經濟富裕家庭,孩子會過得更辛苦。

一名高中生常出現尋死念頭,細究原因,是媽媽常愛拿2個姊姊的成績跟她比較,「別人做的到,妳怎麼做不到?」、「我花錢給妳學這麼多東西,妳表現怎麼這麼普通?」,家長不自覺的「白目言語」,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幸好遇到好醫師,及時把孩子從懸崖邊拉回來。

高淑芬說,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當爸媽,或搞錯方向,以為對孩子好就是上很多才藝課、買名牌衣服、包包、「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或是孩子想要好好跟爸媽講話,但大人顧著忙自己的事情;甚至看到孩子只會問「功課寫好了嗎」、「成績怎麼退步了」。

高淑芬表示,孩子要的是爸媽陪在一邊、願意聽孩子講話。她做研究發現,200名孩子曾有自殺想法,但只有22個家長知道,顯見多數家長對孩子沒有足夠關心。

不只疏於關心,家長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不足或偏見,也影響孩子健康。諶立中說,學校老師若發現孩子有精神狀況,應轉介到醫院就醫。但目前轉介做得不太好,因轉介需要家長同意,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要看精神科就害怕,擔心讓孩子「留污點」,卻不知道沒有及早評估、治療,恐怕更傷害孩子。

「小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跟爸媽在一起、好好吃飯、好好玩」,高淑芬說,但爸媽處在經濟高壓環境,育兒時間被壓縮,一有空閒可能就滑手機,陪伴孩子品質下降,親子互動不夠,孩子如果有狀況,可能也不想跟家長傾訴。

高淑芬說,小孩是相對弱勢的一群,他們如果生病,需要仰賴大人協助,帶他們看醫生。家長、老師的角色至為重要,應撕掉對精神疾病的標籤、正視心理疾病對孩子影響,才能真的幫助孩子。(中央社)

http://news.tvbs.com.tw/life/746932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脈動台灣\飲食改善孩童過動症 台灣研究躍國際

【播出時間:2017/7/3 晚間21:30】

據統計,台灣孩童每百人中,就有7~8名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除了粗心、愛講話,在學校上課時也有可能會坐不住,或時常跟同學起衝突等。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在日前發布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群兒童會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等狀況,是跟營養失去均衡有關,可以透過飲食加以改善。那麼,這項研究成果,也被發表在知名期刊「臨床心理科學」(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今天節目邀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倍禎,帶聽眾朋友了解他們的研究成果

http://radio.rti.org.tw/program/detail/?recordId=1326